成立于2004年的全球环境研究所,中国海外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是其关注的领域之一。全球环境研究所是首批“走出去”的本土民间环保机构,在斯里兰卡、老挝、柬埔寨、缅甸等国开展项目活动,并与中国水电等中国企业合作开展了海外社区发展项目。其中“促进中非木材贸易与投资的可持续发展项目”是全球环境研究所近期完成的基础调研报告。该报告主要是关于非洲4国——咯麦隆、莫桑比克、刚果金和乌干达与中国近10年来木材贸易的一些基本情况和趋势。
近10年来,中非木材贸易还是我国以非洲进口原木为主,每年进口总量大概在200万~300万m3。锯材进口量增长速度较快,从2005年不到10%发展到2013年约占30%。其它木制品(如胶合板、枕木等)的进口近2年来开始增加。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大量基建企业从国内采购工程类木制用材导致的。
中国从非洲进口原木按交易金额排序,在2010年之前,加蓬对中国原木出口是第1,2010年之后加蓬已经禁止所有原木出口。从中非木材贸易最新发展情况看,对中国原木出口排列前3位的国家——刚果布、咯麦隆、莫桑比克的出口总额占非洲中国原木出口的近50%。非洲其它国家对原木出口情况见图。
中国进口非洲锯材的主要来源国,按交易金额排序,前3个国家是加蓬、莫桑比克和咯麦隆,占非洲出口到中国锯材总量的80%以上,集中度较高。排名第1的加蓬从2010年禁止原木出口。排名第2的莫桑比克禁止部分原木的出口禁令,只有针对特定物种的出口禁令。从这个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一个趋势,就是随着更多的非洲国家原木出口禁令的颁布实施,中国木材企业在非洲也面临转型的挑战,将更多地开展人工林培育和产品加工。